引子 故乡与庇护之地

自明嘉靖四十年,兵部右侍郎范钦在故乡月湖畔埋下第一块基石起,纸墨的魂魄,已在这座名为天一阁的楼阁里,栖息了四百余年。

余秋雨先生谓之“一所足以罩盖世间的房屋”。然而最初,它不过是范侍郎归乡后的一处宅邸,是他为自己筑造的天地——挡的是人间风雨,守的是如水流年,是围炉夜话的暖光,是故友亲眷的谈笑,是“此身安处是吾乡”的笃定与丰盈。

想来,当范钦勾勒此阁时,与今日你我规划一方居所、布置一张书桌的心念,并无不同。一切的起点,不过是让这方天地,为我们栖居,为我们置用,为我们的生活增加一点点温度与微弱闪光。

第一章 Release Version

正面

侧面

右侧装饰墙

左侧置物架

特写

全景

第二章 桌搭基本流程

在我看来,这部分并不只适合电竞风格的桌搭,而是所有的桌子与房屋设计都遵循这个流程。我们可以把它简单分成以下几个部分,分别介绍如下。

明确需求

我这张桌子/屋子用来干什么?我要如何在这个空间里行动和生活?

需求是一切设计的基础,所以这一步非常重要,很推荐将这些问题想明白或者安排明白之后再进行下一步操作。

测量与整理

测量与整理:测量房屋的结构,材料,大小尺寸等信息,为后续的设计奠定基础,如果有条件也可以进行空间的建模(虽然我觉得不是非常有必要),或者仅仅在平板上画出简单的房屋示意图并标记数据,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整理房屋中自带的和自己现有的物品。如果有某个东西你不喜欢或者感觉没什么用,出租屋一般是支持找房东来收走的,这一点可能需要注意一下。

设计

在第一次总体设计时,建议只设计大件(即桌子,置物架等大尺寸物品)的摆放位置,而不要过多地在这一块纠结细节。

因为第一次设计总有考虑不到的内容,在大件位置没有完全考虑好和确定之前,考虑多的细节只是徒增重构成本。 比如当把桌子都安装完毕之后,发现需要地毯,那么需要拆掉所有东西,铺上地毯再重新从头搞一遍,工作量巨大的同时还疯狂掉san。

选购与组装

如果这一步出现任何意料之外的问题,建议直接回退,直到问题被解决,大件的位置完全满意之后再进入下一步。

丰富细节:布置大件基础上的小件,丰富桌面的细节。

生活其间与持续迭代:设计的核心在于生活,最终要为生活服务,生活期间,并针对生活和交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修正和迭代。

第三章 电竞风桌搭设计

这部分主要介绍我自己的这间房屋的设计,可以作为第二部分的一种电竞房类型的实践。

明确需求

首先明确需求,我需要布置的是一个以打游戏为主,办公和coding为辅助的标准电竞角落,其他部分则在之前宿舍桌搭的基础上进行迭代。

测量和整理

这里可以先放几张我的出租屋一开始的场景截图:

可以看到,其实我这个房间是比较小的,总计也就不到20平,而且并不十分规则,没有整体的大块区域,这样设计出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整理一下我现有的东西,我有一个2k 60hz的显示屏,一台MBP电脑,一堆书和小型摆件。租房还送了一个小桌子和一个冰箱。相对来说东西还是比较少的,可以自由发挥的内容比较多。

设计

风格关键词

设计风格上,最重要的一个风格·关键词是极繁主义,即房屋的每个细节和角落上都摆放堆砌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几乎不再任何地方有留白空间。

当你去各种平台上搜索桌搭成品,会发现像我这样设计的非常少,基本桌面都是极简的,但是我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展示出来很好看的东西,并且将他们放到收纳柜里或者束之高阁。

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词是厚重,就是表现出那种很沉重的感觉,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我大多会选择实木。物品的堆放方式也着重体现了厚重的感觉。

最后一个关键词是包裹感。因为我这个人比较的胆小,而且没有什么安全感,所以我希望当我坐在桌子前的时候,有种被四面包裹起来的平衡感。这样平常在这个小小角落呆着会比较放松。

大件物品

桌子

桌子是电竞房的基础,对于桌子,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一是桌面类型,在这里我是非常推荐升降桌的,因为在一开始设计时,你并不能确定最后的使用高度是多少,这对于其他配件的购买就会很难适配,而能大范围调整角度的升降桌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在理线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是桌面大小,就我而言,随着设计的推进,你会发现桌子总是不够用的,所以一开始尽可能买大的桌子,尤其是要够宽。我房间中最大的角落宽大概是2m左右,但是我一开始觉得1.4m已经足够了,就购买的1.4x0.7米的升降桌,但是后面发现还是不太够用,很多东西都没法放。所以还是大了好。宽度的话我觉得0.7米已经足够了。

三是桌面材质,因为厚重的需求,我选择了木制材料的版面。说实话木制的最大问题是特别容易受伤,稍微一磕碰就有非常明显的痕迹,这点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可以考虑加毛毡桌垫之类的垫子规避掉这个问题。

电脑主机

电竞房肯定是需要一台电脑的,因为没有什么便携的需求,与大多数人一样,我选择的是win主机。

主机的具体配置与斟酌考虑的地方就太多了。在这里不具体展开。但是有几点需要注意一下。

一是机箱的尺寸和位置,非常建议在一开始设计你房间的时候就决定好机箱要放在那里,并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因为很多人的机箱是充满设计感与灯光的,所以大概率会选择将机箱放在桌子上,那就更需要注意大小和尺寸相关的问题。

二是具体操作安装的流程,因为在机箱上我具体选择的是rog的创世神机箱,这是一个非常大也比较昂贵的机箱,并且操作起来非常沉重,装机的难度基本也是所有类型的机箱中最难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手工和力量没有那么自信,建议直接找人帮你装机与搬。

显示屏

显示屏我个人感觉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需要注意的点,就是根据桌面大小确定一下显示屏的尺寸,然后根据显卡和预算挑选一下刷新率分辨率等基础参数即可。

可能唯一需要注意一下的就是是否要显示器支架,如果要使用的话记得观察你的桌面是否适配,并且提前预留出足够的宽度空间。我当前是没有使用显示器支架的,如果要使用可能要准备0.8m左右的桌面宽度空间。

具体的型号选择上,因为平常以打英雄联盟和各种3a游戏为主,基本完全不玩fps,所以我选择的是AOC 4k 165hz的28寸显示屏,之前上大学的时候2k 60hz的24寸显示器则放在主显示器的左侧当MBP的BP屏。

显示器增高架

表面上看,显示器增高架就是给显示器加点高度的,但是在我看来,显示器增高架是桌搭的两大核心之一,通过增高架,可以增加桌面的立体感和收纳空间,同时将最大的空间放在和显示器相同的正面。通过这种纵向纵深的视觉设计,提升桌面的美观度。

这次我选择的是与桌面材质相同的北狐木制双层桌面增高架,但是第一层未作使用,后面你会看到使用双层支架全部置物的效果,实在是太复杂了,所以还是推荐单层增高架,并且在增高架的上方和下方防止小摆件等物品。

灯光

虽然表面上看灯光没什么用,但是在我看来,灯光是桌搭氛围感的核心。

当前我的灯光设计还是非常简单的,因为我比较喜欢rgb光效,而且电脑机箱和桌面上有非常多的发光的小物件,所以没有选择非常多的灯光,整个桌面除了各种配件的发光,只是用了一个yeelight的显示器挂灯。前面我一般会调整成具有氛围感的暖光。后方就是用流动的rgb光效。

还可以选择的灯光包括但是不局限于桌子环绕灯带,奇光板等等,在这里不再赘述。

理线

提电竞房就离不开理线。

坦白说,对于这部分我并没有可以被称之为方法论的好方案,只能给各位一些参考。

首先要避雷的是把线全部藏到电脑机箱和显示器后面,这样调整起来实在是太麻烦了,每当需要调整的时候需要拿开全部的东西再调整线。主打一个一根线调一天。所以最好还是有专门的理线区域。

当前我是安装了桌下理线盒,并且把所有的线材全部从桌面上放下来。这样虽然在美观度上略微有所下降,但是至少可调整性比较强。

理线还需要考虑的是可拓展性和安全性,建议在查好所有的插口之后,再多预留出一到两个插排和接口,避免需要添加新设备的时候找不到充电的地方。

选购与组装

这部分没有太多要说的,在选购上我主要使用的是京东官方旗舰店,京东买不到的东西才会使用淘宝。

在组装上,还是那句话,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工作,基本上大件的组装都挺麻烦的,而且对力量和手工都有一定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对应的螺丝刀等一些工具。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没有经验并且对自己不是非常自信,一定要找上门安装服务或陪着找人帮你,同时在搭建安装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丰富细节

既然被称之为细节,那就不是一句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了,接下来将在各个版本迭代中结合照片,挑具体的部分详细介绍。

第四章 桌搭沿革史

桌搭之前

从小我就拥有一张属于自己的房屋与桌子,但是从未有意的设计过他们。

原因有很多,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的桌子上只有书,没有电脑,摆件与各种设备(也没钱买),也完全没有桌搭的概念。只是偶尔会调整屋子里床和桌子的位置,感觉就像来到了新家一样。

上初中时去一个好朋友家玩,第一次进入他的屋子我就被深深的震撼了,并不是说他家里多么的漂亮,而是那种小小细节的呈现与强烈的包裹感设计,给缺乏安全感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一直记到今天。在前面或者后面诸多的设计中,你都会看到他的影子。

宿舍桌搭

从上大学开始,也可能是计算机专业的缘故,才慢慢的开始有了桌搭的概念,并慢慢的喜欢它。

大一的时候住的是五人间,并没有太多的空间可以进行桌搭设计,导致我的第一次桌搭实践其实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不过年代久远,照片现在已经遗失,也并没有很多可以讲给你听的内容。只到大二,重新搬入四人间宿舍,才正式开始这个故事。

宿舍是个好地方,尤其是上床下桌的宿舍,拥有足够大的空间与自由度,非常适合作为桌搭的起点。

之前上大学的时候经常闲的没啥事,就会折腾桌面,同样也为它迭代了三个版本,之前也出过文章,现在合并到这里统一介绍下。

1.0

和大多数人一样,首先我们在宿舍里,遇上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校的桌子.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现有的物品全部摆放到桌子上,并且进行略微的,不改动桌子的设计。

具体思路是:

1.桌面主体构造显示屏和电脑屏幕.平板屏幕的三屏幕.

2.最上方两个柜子放书,下方放各种摆件与物品.

3.书包挂载在左侧,右侧墙面上用挂钩和置物盒放置物品.

4.各种小摆件散乱的摆放在各个角落.

这一版还有几个细节可以注意:

1.整体颜色思路选择以绿白色为主,因为显示屏和电脑本事没有强烈观感色,于是桌面颜色搭配的核心就变成了键盘和鼠标。

由于键盘绿白色,鼠标黑白色,鼠标垫是绿色和黑色,故整体选择了绿白色作为主色调,主要使用了浅绿色的墙纸和绿白色调的明信片贴在墙的各个角落作为点缀,各种摆件(如香薰等)也尽量选择这两种颜色。

2.理线主打一个把线挡起来,只要看不见就是好的理线,像手机充电头等不得不暴露的,使用磁吸工具固定在桌子的一侧。

2.0

上一个版本的桌搭虽然比较美观,但是仍然有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由于柜子的限制,导致人距离显示屏太近了,长时间看着电脑屏幕会感到不舒服。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显示器支架(需要在桌子上打孔,对学校桌子有损害,pass)

2.延长桌板(延长的面积不够大而且不稳定,pass)

3.拆掉柜子(可行)

于是拆掉柜子,抬高显示器,进行重新设计,本次设计以极简和收纳的思路重新进行设计,力求使桌面变得更加简洁。

至于装备升级带来的更新,主要以显示器支架和显示器挂灯为主。

显示器支架不仅可以太高显示器,还可以分两层收纳物品,使拆掉柜子的桌子可以重新变得丰富。

显示器挂灯则可以营造氛围,配合原有的台灯进行光幕的延展。

另外还新增了很多摆件,和墙面后的挂画。

3.0

其实3.0版本升级不算太大,主要就是优化了细节的结构,要说最大的升级,恐怕就是右侧新增的巨大的反浩克装甲。

最后拍摄于2023年底,我即将去北京实习前夕,当时我就知道这应该是宿舍桌搭的最后一舞了,当我最后一次为他拍摄好定妆照之后,就收拾行李离开了他们,整个2024年,我再多地之间反复奔波,他们基本都处于沉寂和幻想阶段,直到新的出租屋。

出租屋桌搭

但是人总是要毕业的(缓缓按打出一个?),但桌搭还是要继续,相信很多人的第二站都是出租屋,那么如何从宿舍到出租屋进行桌搭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

宿舍与出租屋有诸多不同,我简单将他们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大小提升。虽然一般出租屋也不大,但是比宿舍还是大多了,可以自由选择桌子等大件物品的尺寸。

限制减弱。宿舍桌搭拥有诸多限制,比如电器的接口数,功率,位置等,出租🏘️这方面的限制会大幅度减少。

预算增加。学生时代总体上还是贫穷的,而且花钱上没什么底气,上班之后有更多的预算进行桌搭设计。

在宿舍只能布置桌子,我们称之为桌搭,而在出租屋,则是对整个房屋进行架构和设计,拥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权限,但是仍然以桌面和桌搭为核心基础,为了保证前后语义和用词的一致,我们统一称之为桌搭。

有图有真相,用图片展示这间房屋的发展历程。

1.0

这是一开始只购买了显示器和桌子,没有电脑机箱的样子。

2.0

这是第一次装好电脑的定妆照,可以看到主机的上灯板还没有完全调试就绪,双层显示器增高架也是处于一个完全对叠满的状态。

可以看到还是当前的桌面还是非常复杂而混乱的。

这是第一版调整过后的1.1版本,重新设计了桌面布局,整体没有太大的变化。

把新的MBP也带过来了,第一次拍全家福。

在极繁主义的途中,曾经也尝试过极简风,下面就是其中一种还算不错的尝试。

3.0

接下来是增加桌面左侧增高架的版本,你会看到,桌面上繁复的诸多内容都被挪到左侧的洞洞板置物架上,整个桌面,也第一次有了所谓包裹感的气息。

家中招待朋友的话还是显得有点小,不过与朋友,环境之前的交互才是最重要的。

这是偶尔买到的一只长得十分像球的大熊猫,我将它称之为“熊球”,配合上刚换上的赛博朋克壁纸,来一波赛博熊球的图片。

接下来就是当前的最终版本了,我想我应该会将它放在整个故事的开头,希望你能喜欢。

尾声

当前的桌搭设计远远称不上完美(或许并没有完美的设计?),同样还有很多值得优化的地方,在后续的生活中我也会持续迭代它,虽然可能不会作为生活重心了。

感谢在桌搭设计的所有版本中,家人朋友的各种帮助。

这是Bearix系列的第二篇文章,Hollow有熊的树洞的含义,也算是一种一语双关了。”Prismatic Symphony”的含义是“棱镜交响乐”,主要是桌面上rgb发光的东西比较多,就取了这么一个并不是非常简洁的名字。

希望这篇比较长的碎碎念能对你有所帮助,设计并且打造出自己喜欢的“Hollow”,并每天从它其中醒来,面对自己独特的生活。